有些成年人依然会在心中的某个角落,保留着部分赤子之心。谁说儿童节只给小朋友过,大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庆祝方式。
儿童节到了,业内知名的创意公司“环时互动”,出了一张关于六一节的海报。海报在整体概念上非常独特,叫做“地球的一小块”,文案部分也很有灵气。
文案:
风是树在摇自己,影子是光画的画。遥控器有一只长长的手,衣服是身体租的房子。
大人是不再长大的孩子,地球是不再膨胀的时间。奇妙的东西可真多,就拿石头来说吧:有的那么大,有的那么小。有的像一块肉,有的硌脚趾头。
大人们说,高高的架子上摆放的石头,不可以玩。于是我蹲下去,找他们不看的那些。
许多年之后,我长高了些,看不明白的问题也更多了。但好在依旧能蹲下去,找到那些石头。这是地球给我们的礼物,和我们一样,都是地球的一小块。不用客气,六一快乐。
1、一小块石头
虽然六一节是儿童的节日,但其实很多品牌方的文案,都是以大人们为目标读者的,这一篇也不例外。
“地球的一小块”原本是环时互动在六一节,推出的一个关于石头的周边。而这个周边产品的文案,也是很自然的用了这个概念去阐述。
在这篇文案中,我最喜欢的就是前面几句:“风是树在摇自己,影子是光画的画。遥控器有一只长长的手,衣服是身体租的房子。大人是不再长大的孩子,地球是不再膨胀的时间。”
在这几句文字中,我们看到一个孩童视角的奇异世界,这个世界里充满着天真烂漫与极致的想象力。这种想象,只有以孩童的眼光才能看到。当然,也大概只有孩童们,也才会如此的介意一块普通的小石头,并把它称之为“奇妙”。
在文案的后半段,我们可以看到小孩子逐渐长大了,因为“看不明白的问题也更多了”。成长是拒绝不了的,时光一直都会在身边流动,年龄也必然会增加。
但是纵然如此,有些成年人却依然会在心中的某个角落,保留着部分赤子之心。他们会在某个时刻拿出赤子之心,蹲下去,在普通的一块或大或小、普普通通的小石头中,找出一个奇妙美好的世界。所以这个所谓的“一小块石头”,其实就是成年人赤子之心的投射与寄托。
2、大人是不再长大的孩子
“大人,只是不再长大的孩子”。在很多的文案或者文字中,都曾见到过类似观点。而我看过的最通透的表达,是2018年腾讯视频出的一篇,叫做《致佩奇》的长文案。
这篇是我最喜欢的长文案之一。它也是在儿童节期间发布的,但它的目标读者,很明显也并不是小孩子们,而是对于“天真”有复杂情感的成年人。在开头的第一句,文案就表达了类似“大人是不再长大的孩子”的主张,它说:
“一生在十岁之前已经完成,每个成年人体内都住着所有过去的自己,接下来的一切,只是对他的隐藏和修饰”。
如果说前面那篇环时互动的文案,是对于“天真”的单纯怀念,那么这篇文案就是成年人对于“天真”的某种挣扎。
在成年人的世界中,“天真”并不是一个褒义词,很多成年人都在极力隐藏和修饰着天真的自己。
如果有人称一个成年人为“天真”,那么很大概率上是在讽刺其“幼稚”、“傻”或者“不成熟”。
但我们却又无法否认,大部分想要摆脱天真的成年人,都会在某个时刻,去深深怀念童年快乐时光。
成年人的世界中,我们都会一边想要彻底抛弃天真,一边又深刻怀念着这份天真。
在这篇文案的结尾,文案给出了处理这个问题的理想状态,就是:
“愿我们都能知世故而不世故”。
另外,我还非常喜欢文案中“愿世上所有的25岁,都是沉睡20年的5岁”这句。
3、写给大人们
消费者行为学中,有个“购买者”和“使用者”的概念。
在有些时候,“购买者”和“使用者”是同一个人,比如我为了工作去买了一台笔记本,这时候购买者和使用者就都是我自己。
但是当我为了孩子安全,去买一个儿童手表的时候,购买者和使用者便不是同一个人了,因为我买的儿童手表并不是我自己戴,而是给孩子戴。
那么在某些节庆营销的场景下,也会有类似的现象,“消费者”和“过节者”也并不是同一个人。
比如六一节就是这样,虽然孩子是节日的主角,但是由于孩子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品类,都是极其有限的,并且最终决定消费的依然还都是成年人。
所以大部分的品牌广告(儿童频道播出的某些广告外),都是以大人们为目标用户,即使孩子们是最终使用者,但是品牌方要说服的,依然是他们的父母。
比如Jeep有一句非常好的文案,是“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”,它虽然也是在儿童节发布的,但很明显它是在针对父母去传达。
而对于某些以成年人为主的消费品牌,比如前面环时互动和腾讯视频的例子,为了和六一节的关联,比较多的做法,就是以童真、童趣、童心去看待大人的世界,来引起成年人心底的某种共鸣。
比如知乎今年的儿童节广告《大小孩》,也是在用孩子的视觉去解读了成人的世界。
文案:
告诉你一个秘密
我见过的人
和我一样
都是小孩
他们问题很多
有时不着边际
有时一本正经
偶尔迷糊脆弱
又时常无所不能
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人
聚在一起的时候,斟酌世界
天涯四散的时候,摸索枝节
也是这些几乎相同的人
爱着四季,炊烟灯火和自家宝贝
分享一切,宇宙万物有新鲜事
我们能遇见,一点儿都不奇怪
无非是心里都藏着个小孩
哪有什么被年龄界定的“童心”
“童心”
是需要“好奇世界”的能力来守护的
拥有“好奇心”的人
不必还童,童心依旧
参考资料/案例来源
环时互动(微信公众号socialabhuanshi)/知乎(微博)/腾讯视频/部分图片搜集自网络
作者:于极
来源:微信公众号:“文案人于极(ID:jimtchina)
本文由@文案人于极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
题图来自Unsplash, 基于CC0协议
source https://www.yunyingpai.com/paperwork/609861.html
RELATED ARTICLES
归档
- 2023年1月 (721)
- 2022年12月 (944)
- 2022年11月 (1133)
- 2022年10月 (1054)
- 2022年9月 (1073)
- 2022年8月 (1201)
- 2022年7月 (1192)
- 2022年6月 (1255)
- 2022年5月 (1363)
- 2022年4月 (1368)
- 2022年3月 (1431)
- 2022年2月 (971)
- 2022年1月 (989)
- 2021年12月 (1032)
- 2021年11月 (932)
- 2021年10月 (826)
- 2021年9月 (1079)
- 2021年8月 (1132)
- 2021年7月 (1048)
- 2021年6月 (1168)
- 2021年5月 (883)
- 2021年4月 (824)
- 2021年3月 (1112)
- 2021年2月 (760)
- 2021年1月 (1109)
- 2020年12月 (1158)
- 2020年11月 (1246)
- 2020年10月 (1044)
- 2020年9月 (850)
- 2020年8月 (1324)
- 2020年7月 (1340)
- 2020年6月 (1334)
- 2020年5月 (1869)
- 2020年4月 (2453)
- 2020年3月 (2292)
- 2020年2月 (334)
- 2020年1月 (4)
- 2019年12月 (2)
- 2019年11月 (1)
- 2019年9月 (1)
- 2019年8月 (2)
- 2019年7月 (1)
- 2019年5月 (2)
- 2019年4月 (1)
- 2019年3月 (2)
- 2019年1月 (1)
- 2018年12月 (1)
- 2018年11月 (2)
- 2018年10月 (2)
- 2018年9月 (1)
- 2018年8月 (4)
- 2018年7月 (2)
- 2018年6月 (3)
- 2018年5月 (2)
- 2018年4月 (4)
- 2018年3月 (2)
- 2018年2月 (1)
- 2018年1月 (1)
- 2017年12月 (1)
- 2017年11月 (2)
- 2017年10月 (1)
- 2017年9月 (1)
- 2017年8月 (2)
- 2017年7月 (1)
- 2017年6月 (2)
- 2017年5月 (4)
- 2017年4月 (3)
- 2017年3月 (1)
- 2017年2月 (2)
- 2017年1月 (2)
- 2016年12月 (1)
- 2016年11月 (2)
- 2016年10月 (2)
- 2016年9月 (2)
- 2016年8月 (2)
- 2016年7月 (1)
- 2016年6月 (2)
- 2016年5月 (3)
- 2016年4月 (2)
- 2013年4月 (8)
- 2013年3月 (20)
- 2013年2月 (2)
- 2013年1月 (1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