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其在做个人微信公众号认证的时候,与运营小姐姐对接的过程后,总结出微信做用户运营的一些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。
昨天,BLUES的个人公众号通过微信官方认证,收到认证成功发通知。
从图中看出,上周五收到认证邀请,本周一认证成功,审核团队周末是持续工作的,中间有过一次的修改,如果算上在微信群的沟通确认,就是两次吧,一年就只有两次认证机会,整体认证审核效率还算不错。
昨天的文章《我是谁:尝鲜体验微信公众号个人认证》提到认证资料的严格把关,我删除了个人的历史职业信息和策划出版的图书作品。
没想到的是,后来在和微信公众号认证运营小姐姐对接的过程中,体会到微信对个人认证的认真谨慎,同时又能从用户运营角度考虑认证定义,达到一个双方都能认可的结果,尽可能客观还原事实。这种运营,我定义为柔性运营。
一、用户群的灰度放量
个人公众号认证,面对的是海量用户,微信官方的认证规则,必然牵动平台、公众号作者、读者多方利益和体验感受,虽然目前对通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并无实质性的利益感受。
这也是一种策略吧,海量用户的运营,必然是需要灰度过程的,逐步探索放量,从几十个用户开始,在实践中发现问题,逐步构建完善规则。
产品发布、运营规则发布,都是需要灰度的,在测试环境,始终是无法还原真实用户环境的,所以需要一个可控的真实用户环境。
二、坚守产品价值观基础上的灵活处理
BLUES和运营小姐姐的沟通,是一个互相体谅的过程。提供的认证资料,是客观存在的,微信官方审核机构的要求,也算合理。
当出现矛盾的时候,就需要想办法达成一致。
认证的审核反馈如下:
官方平台通知:指出问题,建议修改,但用户不知道如何修改,所以就需要有人工的沟通。
对于出版物,确实不是BLUES的独立作品,但确实又是BLUES策划发起组织完成的图书出版。
所以,运营小姐姐提出了一个定义“主导作品《产品前线》、《运营前线》”,这样就解决了问题,这就是一种灵活的沟通方式。
沟通,不是为了说服对方,而是找到一个双方都认可的方式,达到共同认可的目标。
如果抱着一定要说服对方的想法,务必让对方认同自己的沟通方式,中间过程会非常低效,及时对方迫于权威被你压制说服,内心也是不认同的,对后续的执行和共处并不会心悦诚服,并不能高效合作。
所以,这里的价值观,就是符合事实,这是双方都认可的,只是寻求一个合理的表达方式,作品变成“主导作品”,就解决了问题。
关于“领域头衔”,也是有不同的理解,第一次认证,没有通过。
因为BLUES提交的是历史任职信息,平台建议修改。我也能理解,某个公司的任职,严格说,不能算领域。
但宽泛一点定义,一个公司也算一个小领域,也能获得认可。
例如:一个亚马逊的云计算专家,外界也会认可他是行业里面的云计算专家,因为这家公司在行业,就是头部公司,行业大领域,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公司构成,既然在头部公司获得认可,也算是一个行业小领域,写清楚客观事实就可以了。
三、为对方考虑,体现运营人的沟通柔性
最后运营小姐姐征求BLUES的建议,保留哪种认证,我选择了比较完整的,打算再次提交。
运营小姐姐表示负责审核的供应商可以直接修改,避免了我的麻烦,提高了工作效率,小细节极大提高用户体验,这也是一种柔性吧。
做运营的人,需要刚柔并济,大原则必须遵守,在既定的大原则下,又不能固执,要有开放心态,服务心态,共赢意识,有些用户场景需要灵活处理,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,运营工作才能更顺畅。
四、运营规则的灰度完善
微信公众号通过了个人认证,会获得什么?不少人提出了下面的问题:
- 个人号认证后,是否会获得留言功能?
- 个人号认证后,是否会获得放置外部链接的功能?
- 个人号认证后,是否会和公司认证后一样获得更多功能?
汇总一些信息:
- 认证是一项基本的能力。目前认证通过后,在客户端搜索时会有认证标志,在关于公众号页面会有认证标+认证描述。
- 后面会提升搜索的权重,以及通过公众称谓也可以直接定位到认证后的公众号,以及包括后续对蹭流量帐号的处置。
- 除了一个长的认证信息,还有一个简版的认证信息,这些认证信息都会用于后续可能会用于新功能上。
- 认证是一项基础的设施,用于认定作者的社会身份,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认证,后续会给新的能力和一些运营流程作支撑。
这些反馈,可以看出微信对优质作者和原创内容运营的支持,只是这些规则还需要一个验证过程。
尤其是与流量相关的支持,譬如搜索,搜索权重是一个双刃剑,如果不够严谨,会产生不良后果。
例如:百度的竞价排名,让给钱多的搜索结果排名靠前,由于判断规则的不严谨,就被一些劣质服务提供商钻了漏洞,损伤了用户,也损伤了自己。
在一个已经突破12亿用户的微信生态下,任何一个涉及利益的规则,都有可能被钻营,所以,规则的建立也是柔性灰度的。
最后,说一下认证的结果,有两种认证方式,一个是真实姓名认证,第二种是公众称谓认证,就像大家熟知的“凯叔讲故事”,真实姓名是“王凯”,公众号称谓就是“凯叔讲故事”。
我第一次认证是真实姓名:兰军;后来感觉大家更熟悉“BLUES”这个称谓,平时在公司,同事们也是直接称呼:BLUES,于是就认证了:BLUES。
平台的要求是:公众称谓的知名度须比主体真实姓名更高。
最后,BLUES认证成功了:
以上,就是个人公众号认证的整个过程。
每年有两次认证机会,我已经用完两次。
附带说一下,我为什么把公众号叫:BLUES,很简单,这个名字源于2009年入职腾讯,每个人取一个英文名,方便称呼,例如马化腾,不用叫马总,叫Pony。我姓兰,叫BLUE吧,已经有人叫BLUE,那就叫:BLUES,一直沿用至今。
作者:BLUES,20年丰富的职场经历,历经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城市,多次创业失利后求职大厂,历经腾讯、YY语音、迅雷等公司。目前致力于“教育+科技”产品创造,深圳梅沙科技合伙人,公众号坚持原创写作7年,700多篇文章,写互联网产品经理职业发展,产品策划与运营,中年焦虑拼搏的人生思考,欢迎大家留言交流。
本文由@BLUES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
题图来自Unsplash,基于CC0协议
source https://www.yunyingpai.com/user/607338.html
RELATED ARTICLES
近期文章
归档
- 2023年1月 (718)
- 2022年12月 (944)
- 2022年11月 (1133)
- 2022年10月 (1054)
- 2022年9月 (1073)
- 2022年8月 (1201)
- 2022年7月 (1192)
- 2022年6月 (1255)
- 2022年5月 (1363)
- 2022年4月 (1368)
- 2022年3月 (1431)
- 2022年2月 (971)
- 2022年1月 (989)
- 2021年12月 (1032)
- 2021年11月 (932)
- 2021年10月 (826)
- 2021年9月 (1079)
- 2021年8月 (1132)
- 2021年7月 (1048)
- 2021年6月 (1168)
- 2021年5月 (883)
- 2021年4月 (824)
- 2021年3月 (1112)
- 2021年2月 (760)
- 2021年1月 (1109)
- 2020年12月 (1158)
- 2020年11月 (1246)
- 2020年10月 (1044)
- 2020年9月 (850)
- 2020年8月 (1324)
- 2020年7月 (1340)
- 2020年6月 (1334)
- 2020年5月 (1869)
- 2020年4月 (2453)
- 2020年3月 (2292)
- 2020年2月 (334)
- 2020年1月 (4)
- 2019年12月 (2)
- 2019年11月 (1)
- 2019年9月 (1)
- 2019年8月 (2)
- 2019年7月 (1)
- 2019年5月 (2)
- 2019年4月 (1)
- 2019年3月 (2)
- 2019年1月 (1)
- 2018年12月 (1)
- 2018年11月 (2)
- 2018年10月 (2)
- 2018年9月 (1)
- 2018年8月 (4)
- 2018年7月 (2)
- 2018年6月 (3)
- 2018年5月 (2)
- 2018年4月 (4)
- 2018年3月 (2)
- 2018年2月 (1)
- 2018年1月 (1)
- 2017年12月 (1)
- 2017年11月 (2)
- 2017年10月 (1)
- 2017年9月 (1)
- 2017年8月 (2)
- 2017年7月 (1)
- 2017年6月 (2)
- 2017年5月 (4)
- 2017年4月 (3)
- 2017年3月 (1)
- 2017年2月 (2)
- 2017年1月 (2)
- 2016年12月 (1)
- 2016年11月 (2)
- 2016年10月 (2)
- 2016年9月 (2)
- 2016年8月 (2)
- 2016年7月 (1)
- 2016年6月 (2)
- 2016年5月 (3)
- 2016年4月 (2)
- 2013年4月 (8)
- 2013年3月 (20)
- 2013年2月 (2)
- 2013年1月 (10)